——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双重驱动
政策持续加码催化
2025“两新”扩容,国补纳入手机等3C数码,将全面拉动带动国内需求。
回顾2024年“两新”政策:3月7日国务院发布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提出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,开展汽车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,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;7月24日,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》的通知,提出要统筹安排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细化对家电、汽车补贴政策;截至12月12日,“两新”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、销售额6900多亿元,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、销售额2100多亿元,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,成效显著。
2025年1月3日,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,提出2025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工作,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,具体方案将尽快公布。
2025年1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对外发布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》,明确扩大设备更新支持领域,在中央财政贴息的基础上,2025年还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行额外贴息;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,支持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,实施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。
顶层政策方面:2025年12月11日至12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,会议提出,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提升消费能力、意愿和层级。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居九大任务之首。
“大力提振消费,全方位扩大内需”其实最利好“国补”首次纳入的手机、平板电脑品类等增量市场,恰恰这一点似被市场忽略。消费刺激政策就持续加码,预计将进一步刺激相关产品消费,并带动消费电子板块预期升温。
兼具科技创新与消费属性
2025年最顶层政策支持的主线就是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。
消费电子兼具科技创新与消费属性。当前科技处于AI大浪潮,从算力、续航、使用场景等角度分析,AI眼镜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在中期仍难以取代AI手机在AI终端生态中的主导地位,AI生态的持续完善将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,推动AI手机换机需求增长。
“两新”将成为未来内需加码的重要着力点。消费电子尤其是手机、平板电脑首次列入“国补”扩充品类后,可以从业绩上真金白银地立马见到正反馈。以往“国补”“地补”主要集中在家电、汽车、家装等三个方面,此次将手机、平板电脑及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首次纳入补贴范围,据业内人士估算,第一步就有望创造上千亿元的出货拉动。
消费电子在拉动消费方面呈现三个特点:一是规模大,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规模9063亿,加上其它整体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接近20000亿,对消费复苏和GDP拉动作用明显。二是持续性强,相比家电,手机在耐用品属性上略弱,换机周期较短,持续性更强,预计更有利于成为中长期消费刺激政策的抓手。三是产业链兼具消费、科技属性,消费电子产业链长且以国内为主,据工信部2022年数据,全球80%以上的PC和65%以上的智能手机在国内生产,手机消费能有效拉动上游生产。
政策预期和落地效果预判
“两新”政策扩大内需效果上看,首先可以参考家电补贴,2024年8月资金到位后,9月开始线上/线下平台主要家电销售大幅增长。以彩电为例,8-11月线下销量同比分别是-13%/+7%/+46%/58%,8-11月线下均价同比分别+11%/+30%/+24%/18%。补贴带动家电销售效果明显。第二可以参考12月份江苏手机补贴。江苏线下门店手机销售十分火热,存在排队 购机场景。根据BCI数据,(12月2-8日)国内智能机销量同比/环比分别为 +11.7%/7.3%,同期江苏销量同比/环比为+53.1%/42.6%。受补贴刺激后,江苏显著好于全国其他地区。
此轮补贴,规模预期700亿左右,预计按照单机补贴15%。其中100亿补贴苹果,单机消耗800元左右,带动销售1200万部,增厚销量弹性5%。利好果链估值修复。国产安卓链补贴600亿,单机消耗补贴300元左右,带动销售2亿部,增厚30%业绩弹性。利好品牌,华为手机链,安卓手机上游,代工,零售配套等环节。尤其是华链、米链的增量市场潜力大于果链。具体实施时间上看,预计春节前落地。
综合来看,国内扩大内需政策加码跟进,消费电子国补逐步落地,叠加AI手机换机需求,2025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有望显著增长。A股市场方面,消费电子板块调整较充分,基本面预期向好,且行业数据回升验证,板块兼具科技创新和大消费主线,看好在跨年行情和春季躁动阶段的投资机会。
建议关注头部手机品牌产业链标的:
工业富联601138、立讯精密002475、蓝思科技300433、东山精密002384、鹏鼎控股002938、长盈精密300115。
风险因素
政策出台不及预期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、行业竞争加剧等。
投资顾问:钟泽民
执业证书编号:A1130624110005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,据此操作盈亏自负、风险自担,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